前言:
清明上河圖的原畫長528公分,高24.8公分,
《清明上河圖》描繪清明時節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
和優美的自然風光。
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卷中,
畫中主要分開兩部份,一部份是農村,另一部是市集。
畫中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隻28艘,房屋樓宇30多棟,
栩栩如生,其間還穿插各種活動,注重情節,構圖疏密有致,
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頗見功底。
這幅畫作對於各種形態的幾何正確描繪性使其負有盛名。
看會動的清明上河圖真的好有趣!!!
裡頭的人栩栩如生,而且還有分日與夜不同的情境,彷彿致身在畫裡。
畫中還可以聽見人物的對話,與小孩嬉戲的吵鬧聲,
當然也少不了最熱門的幾個畫面,如小孩抓豬與會吃人的城門,
我只能說網友的想像能力真的太強了啦!!!
畫中我也看到了幾幅有趣的畫面,再來用圖說故事來笑笑吧!!!
早在8月就把票買好了,買的是特展3選1。
可以看畢卡索、手塚治虫、與會動的清明上河圖三個展覽選一個。
畢卡索對我而言我沒慧根,手塚我不愛,只好選比較奇特的清明。
清明上河圖有看過,但你看過會動的嗎???
畫中的代表人物
其中又以這個小孩兒最引人注目
醬‥醬‥醬‥小孩兒們登場了‥
為什麼我會說小孩兒最引人注目呢?
因為清明上河圖中有配音,當小孩兒出現時可以清楚的聽到小孩兒講話聲!
至於小孩兒說些什麼呢??? 例如『來追我 來追我 還給我 還給我』
以及右邊要人抱抱的小孩兒哭聲,真的滿生動的!
更妙的是當我非常的專注在欣賞這幅圖時,
站在我旁邊的一位阿媽居然開口說:
(台語)『夭壽喔~~這群小孩從早上玩到晚上,不累喔!』
這如果是我孫子的話鐵定拿棍子打下去!!!
為什麼阿媽會這樣講呢???因為此時的背景已經轉換成夜晚。
當下我噗滋的笑了出來,想說只不過是一幅畫嘛~~阿媽也太入戲了唄!!!
我說阿媽呀~你為什麼不把focus放在那群從早講到晚的大人身呢?!
手上提燈籠的這個人當他出現時他會說:『天乾勿燥 小心火燭』
這個就是網友紛紛在討論的『會吃人的城門』
拿扁担的這個人進城門後,有從城門出來。
但騎著馬的這個商人,騎著馬走進城門後,卻沒有從城門出來。
我只能說網友的眼睛是雪亮的。因為我在這也看了好久好久,
他確實是沒有從城門出來耶~~~哈哈哈
這是清明上河圖船隻28艘其中的2艘船。
這些人在看什麼呢??? 原來是在看放水燈
這群駱駝隊伍也滿有趣的。
走到最後不知為什麼會變成同手同腳在走。
平日的人群多成這樣,而且我還是一大早準時9點就在那排隊呢!
虹橋 這可是用保麗龍為素材仿古制結構建置的展示品。